AsianLII [Home] [Databases] [WorldLII] [Search] [Feedback]

福建省地方法规

You are here:  AsianLII >> Databases >> 福建省地方法规 >>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五”电力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Database Search] [Name Search] [Noteup] [Help]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五”电力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2002]17号

  【发布日期】2002-04-16

  【生效日期】2002-04-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五”电力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闽政[2002]17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十五”电力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的有关问题和意见径报省计委。

福 建 省 人 民 政 府

二○○二年四月十六日

福建省“十五”电力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电力工业是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面对新世纪,如何保持电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

����本规划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我省稳定、可靠能源保障体系战略部署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我省电力工业“十五”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本规划内容包括发展现状和未来形势的分析、“十五”发展战略和目标、发展重点以及政策措施等。

����一、 成就与问题

����(一)发展成就

����至2000年底,福建省电力装机超过千万千瓦,由过去制约经济发展转变为适应并适度超前,有力地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发电装机和发电量稳步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期间,我省电力工业发展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中:电力装机容量从1995年的651万千瓦增加到2000年的1043.7万千瓦,年均递增9.9%;年发电量从261.5亿千瓦时增加到403.7亿千瓦时,年均递增9.1%;年最大负荷从397万千瓦增加到630万千瓦,年均递增9.7%。

����“九五”期间,年电力电量供求基本平衡,但随着经济发展的波动,发电量增长速度也出现相应的变动。“九五”初期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电量增长率从1995年的14.3%下降到1998年的6.6%,这期间电力装机从651万千瓦增加到810万千瓦,电力电量供求平衡。从1999年起,沿海大型火电机组集中投产,两年间电力装机新增233万千瓦,“九五”后期电力供应形势宽松,用电量增长也逐年回升。分年发电量见下表:

�� 

发电量

增长

1995

261.5亿千瓦时

14.3%

1996

280.8亿千瓦时

7.4%

1997

301亿千瓦时

7.2%

1998

321亿千瓦时

6.6%

1999

356亿千瓦时

10.9%

2000

403.7亿千瓦时

134%

����2.电网建设进入历史上最快的发展阶段,城乡电网改造初见成效,电网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均有所提高

����“九五”期间,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在推进大型水火电源点建设的同时,加大了超高压配套输变电网络投资力度。目前省电网已覆盖全省各县(市),电力系统最高运行电压等级也由“九五”初期的220千伏提高到500千伏。

����1998年开始实施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到2000年底已经完成70%,配电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初步解决了城网、农网结构薄弱、备用切换能力差的问题,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经过5年的建设,全省电网已形成由220千伏双回环网和沿海由南至北500千伏主通道组成的主网架,初步建成超高压、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电网。

����3.重点电力建设成就突出,电力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高

����“九五”期间,我省大型电力建设项目开工规模345万千瓦,其中,棉花滩水电站4×15万千瓦、华能福州电厂二期2×35万千瓦、湄洲湾火电厂一期2×35万千瓦,邵武电厂扩改2×12.5万千瓦,后石电厂一期工程2×60万千瓦。

����全省共投产大型电力装机265万千瓦。其中,水口水电站最后一台20万千瓦、厦门嵩屿电厂一期第二台30万千瓦、邵武电厂技改2×12.5万千瓦、华能福州电厂二期2×35万千瓦、漳州后石电厂一期2×60万千瓦。

����“九五”期间建成500千伏变电容量240万千伏安(500千伏变电站泉州90万千伏安、厦门75万千伏安、郊尾75 万千伏安)。输电线路476.7公里,其中,水口到泉州500千伏线路208公里(升压改造119公里,新建89公里),后石电厂一期500千伏送出工程线路268.7公里(后石―厦门两回198公里、厦门―泉州两回70.7公里)。

����全网最高电压等级上升为500千伏,电力装机单机最大容量达到60万千瓦,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火电机组的比例迅速提高,一千万千瓦的电网中拥有三座装机超过百万千瓦的电厂,电力工业装备水平快速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二)存在问题

����1.结构性矛盾突出。

����――电源结构和布局不合理。(1)中小电力装机比重大。2000年中小电站装机523万千瓦,占50%;(2)水电调节性能低。2000年,年调节以下及径流式水电装机约占全网水电装机的90%;(3)电源布点与区域电力负荷发展不均衡,沿海中部主负荷区电源点较少。

����――电网较为薄弱,发、供、配电建设不协调。①“供配电网络老化,损耗高。有电送不出、有电落不下和有电用不上”的问题在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完成后,有很大改善,但由于投入不足,这些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还不能完全适应用电增长的需要;②随着南部大型电源点的机组连续投产,省电网在一段时间内建设任务加重,电网建设局部出现不适应性。

����2�钡缌κ谐》⒂�程度低。

����电力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缺乏竞争机制,运行成本过高,特别是“九五”期间,对外商承诺优惠政策建设的一批电源项目,承诺上网电价偏高,使得全省电价水平偏高。

����3.电力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我省电力需求,立足我省煤炭资源特点和沿海港口优势,除开发本地水电资源外,重点建设了工期短、见效快的燃煤电厂。目前我省火电装机中大部分为燃煤机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二、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有利条件

����1.经济发展方面

����(1)“十五”全省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在实际执行中可能更快、更好些;

����(2)我省将着力发展电子信息、石化、机械等支柱产业和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传统产业,工业用电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3)我省城镇化水平将迅速提高,城市用电将快速增长;

����(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城乡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农村用电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2.对外开放方面。“十五”期间,我国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闽台经贸合作的加强将对我省电力工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电力市场空间较大。目前我省的电力生产及消费水平还比较低,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但人均装机和人均电量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先进省市相比,差距较大,2000年广东省、台湾省的人均用电量为我省的1.5和6倍,人均电力装机为我省的1.4和4.4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需求仍有很大的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电力工业以适应电力市场需求。

����4.电力在各能源品种中的优势较突出,竞争力较强。“十五”期间,随着能源技术进步,我国在核电设备、燃气轮机、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风电设备等领域的国产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电力建设成本将进一步降低,电力作为高效、清洁、便捷的能源品种,在能源终端消费中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对我省电力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5.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利于电力发展。“十五”期间,国家将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步伐,实行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全国大联网等,这对促进我省与省外联网工程建设,参与全国联网将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

����(二)制约因素

����制约我省电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资源开发受限。我省水电资源较丰富,但水电开发率已达50%,潜在的水电资源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开发后也只能满足局部地区的电力需求;风电资源、潮汐发电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技术要求高、建设成本大,尚难大规模开发利用。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电力工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受环境容量限制,难以继续依靠发展燃煤电厂增加电力供应,电力发展与环境保护、能源资源选择的矛盾日益突出。

����3.能源供需矛盾和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今后我省新增发电燃料基本上都需从省外调进或从国外进口解决,全球和全国的能源变动趋势将对我省电力工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国内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实施“西气东输”以及开发东海、南海天然气的工程,但由于我省特殊地理位置的限制,在规划期内国内天然气难以输送供应我省,使我省选用进口液化天然气成为必然选择。从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并且进口量逐年增加,“十五”期间国家将积极稳妥地推进海外石油天然气开发和进口石油天然气,逐步形成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格局,为我省进口液化天然气提供了可能和政策依据,但油气价格波动将对电力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三、电力需求预测

����根据我省经济发展的预测、分析,对我省电力负荷增长的特点和规律的分析和测算,我省2005年、2010年及2015年的电力需求量分别为600亿千瓦时、865亿千瓦时、1199亿千瓦时。但由于我省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外部环境十分复杂,经济发展不定因素增多。因此在电力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变化,及时予以调整。

����根据我省负荷特性的预测结果,计算得出各规划典型年最大负荷预测值:2005年为940万千瓦,“十五”年均增长8.3%;2010年为1380万千瓦,“十一五”年均增长8%;2015年为1940万千瓦,“十二五”年均增长7%。

����四、发展目标与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建立以电力为重点的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的能源工业发展要求,“十五”及2015年我省电力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适度超前发展,兼顾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衔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电力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构筑竞争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大力调整电力结构,合理安排电力建设布局,保障供电安全可靠;加强电网的配套建设,使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和用电负荷发展需求相适应。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一方面要立足本省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水电、抽水蓄能电站、鼓励开发风电等新能源;另一方面大力推广节电节能新技术,改造落后技术设备,“以热定电”发展热电联产,在电源开发建设中选择高效机组,如超临界60万千瓦等级机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等,提高电力工业用能效率。

����2.坚持结构调整优化。要对现有电力工业结构进行调整,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努力提高清洁、高效电力装机比重,优化大中小机组结构,限制和淘汰小火电机组;加快超高压输变电网建设,实现与全国联网;加强省内区域电网建设与配套,建立安全、稳定、可靠的电网。

����3.坚持可持续发展。按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新建项目要采用高效能源品种和洁净燃烧技术,应用新技术对现有的燃煤电厂进行脱硫改造,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电力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合理建设布局。要根据地区电力负荷发展和用电增长情况,合理调整电源建设布局,重点加强缺少电源支撑的沿海负荷中心地区和闽西、闽北地区电源点建设,在搞好与电源点配套的输变电网建设的同时,加强电网中的薄弱环节――35-110千伏输变电建设,完善电网配套。

����5.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综合考虑改革和发展两方面问题,加快体制改革,促使电力工业从一体化垄断经营体制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平竞争机制,打破壁垒和行业保护,实现由市场配置电力资源,根据供求关系形成电价,促进电力发展。

����(三)发展目标

����1.“十五”目标

����“十五”期间,电力工业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保持适度超前发展,主要目标是:到2005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460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含风电)684万千瓦,火电装机 777万千瓦),电力装机容量增加417万千瓦,年均递增6.9%;发电能力达627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发电能力达239亿千瓦时/年,火电发电能力达388亿千瓦时/年),发电能力增加224亿千瓦时,年均递增9.2%;电力负荷达940万千瓦,年均增长8.3%;实现与省外联网,形成比较完善的城乡电网,基本建立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保障体系。

����2.2005―2015年远景目标

����“十五”以后的10年,电力发展的重点是调整优化电力结构,提高清洁、高效电力的比重,建设重点是LNG燃气电厂和核电站建设以及其他新能源发电项目。“十一五”中后期需要若干大机组、大容量的电源项目建设投入使用,才能满足我省的电力电量平衡。争取到2015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800万千瓦,2005―2015年,电力装机容量年均递增6.8%,年可提供电量1155亿千瓦时,与预测需电量基本平衡。至2015年电网形成后石电厂至福州沿海多回500千伏主网架,并向三明、南平、龙岩内陆地区延伸,进一步扩大联网范围,实现与全国联网。

����(四)重点建设与布局

����1.发展重点与布局

����“十五”期间我省电力工业发展的重点是:继续抓好在建电力项目的同时,按照发挥优势,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薄弱环节,完善发、供、配电体系,增强电力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发建设一批电源和电网项目。电源工程重点建设有调节能力的水电(包括常规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燃气电厂、核电站以及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其它新能源发电项目;电源布点主要放在电力负荷集中、缺少大型电源支撑的沿海中部和闽西、闽北地区。电网工程重点建设和完善500千伏主网架、220千伏网架以及高、中、低压电网的配套,加强与省外电网主要是华东和华南电网的联系,把福建电网逐步融入全国大电网体系;通过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完善配电网络,降低电网电能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建成一个网络健全、装备较好、安全可靠、高效低耗、管理科学的供电体系。

����2.电源建设计划

����“十五”期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安排电力工业的重点建设项目,争取在“十五”后期,电力工业结构相对合理,满足社会发展对电力供应总量和质量的要求,争取开工大中型电力建设规模803万千瓦。

����――优化火电结构,提高电力工业装备水平,开工建设后石电厂二期,建设4台60万千瓦等级的超临界脱硫燃煤机组;

����――加大水电开发力度,增强电网水电调节性能,开工建设街面水电站30万千瓦,穆阳溪梯级水电站(二、三级)33万千瓦,及一批中型水电项目;

����――优化电力一次能源结构,提高电力工业用能效率,开工建设清洁、高效燃气电厂180万千瓦;

����――满足电网调峰需求,开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

����――为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降低整个电网的发电成本,平抑电价,利用国产化技术,争取开工建设核电站一期200万千瓦。

����“十五”期间计划新增大型电力装机容量403万千瓦,其中:棉花滩水电站60万千瓦,穆阳溪梯级水电站33万千瓦,湄洲湾电厂70万千瓦,漳州后石电厂二期240万千瓦。此外,“十五”中小型电力装机投产58万千瓦(水、风和热电机组等),退役小型火电机组43.9万千瓦。到2005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460万千瓦,水、火电装机比例调整为47:53,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的比例提高到81%。水电发电能力达239亿千瓦时/年,火电发电能力可达388亿千瓦时/年,水、火电发电量比例为38:62。

����2005年水电按平水年,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按5000小时测算全省发电量为627亿千瓦时,比需电量600亿千瓦时多27亿千瓦时。电力平衡按照枯水年测算,供需基本平衡。

����3.电网建设计划

����“十五”期间继续加大电网建设力度。

����――与大型电源项目配套建设送出工程。新建福州、漳州2座500 千伏变电站,扩建厦门、泉州2座500 千伏变电站,增加500 千伏变电容量315万千伏安。建设500 千伏线路472公里,其中水口至福州64公里,福州至莆田165公里,莆田至泉州第二回90公里,厦门至泉州第三回37公里,后石至厦门第三回114公里,后石至厦门第一回开断接入漳州2公里。新增220千伏变电容量561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087公里。

����――为实现与全国大电网的连接,建设福建与华东500千伏联网工程,架设线路355公里;完成福建与华东500千伏联网第二回,线路总长360公里。

����――到“十五”中期,基本完成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配电网建设基本达到国标要求;加强35-110千伏等级电网建设,进一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五)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十五”期间,除抓好后石电厂二期240万千瓦等项目建设外,必须加强我省后备重点电力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确保我省“十五”末与“十一五”初期电力供需平衡的衔接。“十五”期间,必须抓紧抓好的重点前期电力项目是:

����1.LNG接收站(一期250万吨/年)和燃气电厂(一期360万千瓦,其中“十五”开工180万千瓦),争取“十五”中后期开工建设;

����2.街面水电站30万千瓦以及若干中型水电站项目,争取“十五”开工建设;

����3.加快福建核电站一期200万千瓦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

����4.加快福建省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前期工作,争取“十五”开工建设;

����5.抓紧研究燃用本省煤炭、采用洁净燃烧技术的应急预备电源项目的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

����6.从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和电力结构调整考虑,抓紧研究风力、潮汐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

����五、对策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尤其是电力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实现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和调整电力工业结构,建立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是我省下一阶段电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为此,规划期内需要在总结原有出台的政策措施基础上,根据新时期电力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措施研究。

����(一)继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1.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推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促进电力市场健康发展。

����2.理顺省电力公司与县级电力企业的关系,逐步建立和规范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县级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3.合理制定电价政策,健全电价形成机制,以利于进一步开拓电力市场,引导电力消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二)强化电力项目建设的宏观管理

����1.实行老项目老办法、新项目新办法。即新建电厂由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候选电源项目,项目业主采用招标方式确定,政府主管部门对项目业主采用合同管理,除鼓励发展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外,新批电厂的电量销售和电价原则上实行市场化管理。

����2.水电建设重点开发调节能力强、技术经济指标好、有利于流域综合开发的大中型水电项目。

����3.积极扶持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项目,根据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以及用户的电价承受能力积极稳妥地进行安排建设。

����4.利用外资建设电力项目要坚持积极、有效、公平、合理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

����(三)加强电力项目前期工作

����1.开展电源建设项目规划优化方案的研究,提出电源项目类型、建设顺序,以争取全社会综合效益最佳,确保电源建设有利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加快优化电力结构、建立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体系的步伐。着重做好LNG、核电、抽水蓄能电站、与省外联网、引进区外电力尤其是西部电力等对全省能源供给有着重大战略意义的电力项目前期工作和专题研究。

����3.积极研究和开发新能源发电技术,重点进行风电、潮汐电的商业开发研究工作,逐步推进产业化。

����4.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电力项目前期工作经费,解决电力项目建设资金来源。


AsianLII: Copyright Policy | Disclaimers | Privacy Policy | Feedback
URL: http://www.asianlii.org/chi/cn/legis/fj/laws/852584dbbbb07f8cfbe8605bab170d6e3517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