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LII [Home] [Databases] [WorldLII] [Search] [Feedback]

河南省地方法规

You are here:  AsianLII >> Databases >> 河南省地方法规 >> 河南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决定

[Database Search] [Name Search] [Noteup] [Help]

河南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决定

  【发布单位】81602

  【发布文号】豫政[2000]49号

  【发布日期】2000-08-03

  【生效日期】2000-08-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决定

(二000年八月三日豫政〔2000〕49号)  为加速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不断增长、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全面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为此,特作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份额逐年加大,畜牧业已由传统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我省畜牧业发展和畜牧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对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畜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畜牧业结构不够合理,急需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产业链条短,产品档次低,优质名牌产品比重小;畜牧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支撑体系不健全;基层畜牧兽医站“三定”政策落实不力,科技队伍不稳定,影响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畜牧养殖用地、饲料粮供应等问题急需解决,畜牧业发展外部环境有待改善。上述问题,制约着我省畜牧业向高水平发展,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畜牧业发展水平是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农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发展畜牧业可以带动种植业和加工业,促进农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拉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增长,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将可能成为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产业。

  目前,我省农村经济正处在重要转折时期,在新形势下发展畜牧业是有效解决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选择,是改善人们膳食结构、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迫切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竞争、保护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各级政府一定要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把畜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发展,提高水平 。

 二、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区域优势,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积极发展规模经营和名牌产品,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加快产业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我省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的跨越。

  到2005年,畜牧业的发展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成比较完善的畜禽良种繁育、饲料生产、疫病控制、畜产品加工和流通、畜牧业信息和技术推广体系,产品结构合理,品质明显改善,品种更加丰富。全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左右;肉类总量达到600万吨,其中牛、羊肉比重提高到25%;禽蛋产量300万吨;奶类产量50万吨;畜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到2015年,畜牧业生产支撑体系更加完善,集约化生产与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畜牧业结构更加合理,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畜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畜产品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改善的需求,承农启工的“中轴”作用效果突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三、大力调整畜牧业结构

  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是提高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的根本途径。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立足国内外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形成优质高效的畜牧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

  以发展牛羊为重点,调整优化畜种结构。要在稳定猪禽生产的同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肉牛和肉羊生产,稳定发展特种养殖生产。特别要大力发展奶业生产,重点在城市郊区形成奶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十五”期间奶类产量每年增长20%左右,改变我省奶业生产的落后面貌,使其成为新的畜牧经济增长点。

  以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为重点,注重提高畜产品质量,调整优化畜禽品质结构。重点推广瘦肉型猪、高产奶牛和优质肉牛、肉羊、肉鸡等适销对路的良种畜禽,不断增加畜禽良种比重,提高畜禽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为目的,调整优化畜产品结构。大力开展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花色品种,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研究开发生产无污染、无残留的安全优质畜产品。

 四、强化畜牧业支撑体系建设

  畜牧业支撑体系是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市场对畜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规划,着力抓好畜牧业支撑体系建设。

  加强畜禽良种工程建设。畜禽良种在提高生产水平和畜产品品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要严格按照全省良种繁育体系规划,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实施,加快建立和完善畜禽良种的育种、繁育、推广体系,加强畜禽良种质量的监测和测定,积极引进、繁育国内外优良畜禽品种,加速提高畜禽品种的质量。省级重点建设良种肉牛繁育中心和瘦肉型猪、肉用羊、奶牛等育种中心和高代次良种场。各市地、县也要各有侧重,完善相配套的良种繁育场和改良设施,搞好良种畜禽的繁育和推广。

  大力实施动物保护工程。动物保护工程是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的一项关键措施,主要包括动物防疫、检疫、诊断、检验和兽医卫生监督等内容。省级重点建设动物疫病检验诊断中心和防疫检疫监督指挥中心,各市地、县要完善动物防疫、诊断、检疫和兽医卫生监督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动物保护体系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加快郑州市、许昌市、漯河市、驻马店地区4市地和27个县(市)的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建设范围,增强我省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兽药质量监督,加快建设省、市地级兽药监察所,以质量为核心,确保兽药安全、有效。认真贯彻执行计划免疫制度,对于严重危害畜牧业和人民身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强制性计划免疫,控制疫病传播,降低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畜禽饲养、流通、屠宰等环节的检疫监督,实施药物残留监控计划,杜绝病害畜禽产品流入市场,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加强饲料生产体系建设。要抓住当前粮食库存较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饲料工业。省级要重点抓好添加剂和预混饲料厂建设,市地、县重点抓好浓缩饲料厂和配合饲料厂的建设。切实加快饲料加工企业的技改步伐,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力争在2-3年内培育出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和实力较强的企业。大力推广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配合饲料入户率,到2005年使我省的配合饲料入户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40%。积极发展饲草种植,引导农民引草入田,改粮一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一经一饲三元种植结构。力争2005年我省粮食、经济作物和优质牧草播种面积的比例达到60∶25∶15;积极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养牛、养羊示范县建设,力争全省秸秆科学处理饲用率提高到50%。加强饲料监督、检验工作,省级要重点搞好饲料的卫生安全监测(主要包括残留、残毒和重金属、微生物的超标以及禁用添加剂等项监测),市地要重点搞好饲料的质量监测,逐步建立健全饲料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畜牧业信息网络体系。各级畜牧部门要结合农产品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完善畜牧业信息网络,及时向社会提供国内外市场畜禽及其产品、饲料、兽药的供求数量和价格信息;国内外畜禽疫病动态和科技信息。要及时通报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动趋势,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广为发布,帮助群众规避市场风险,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畜牧部门要制定完善种畜禽、饲料、兽药及畜禽产品的质量标准,尤其要加强饲料及畜禽产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监测工作。省级重点建设河南省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加快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五、大力实施科技兴牧

  科技兴牧是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必须大力组织实施。

  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畜牧兽医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重点抓好瘦肉型良种猪及规模化饲养配套技术、良种蛋禽规模化养殖技术、良种肉禽规模化养殖技术、肉牛品种改良和高效育肥技术、肉羊品种改良及半舍饲规范化养殖技术、奶牛高产饲养技术、秸秆青贮氨化、种草养畜配套技术、重大畜禽疫病综合防治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从今年起,各级财政要拨出专项经费作为启动资金,支持乡镇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创办一批畜牧科技示范场,使之成为畜牧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和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加强技术培训和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广大畜牧工作者和饲养者的科技素质。加强生产、教学、科研单位的协作攻关,认真组织开展畜牧业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搞好科技下乡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承包、技术服务和兴办各类科技经济实体,并通过“丰收计划”、“农业跨越计划”、“攻关计划”等科技项目的实施,不断开展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

 六、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

  畜牧产业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各地要积极引导,重点扶持,逐环节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

  推进畜牧产业化要着力抓好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建设。培育主导产业,要根据市场需求,本着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的原则,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要大力培育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和流通中介组织等龙头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新型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畜产品加工企业要根据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特别要大力发展畜产品系列化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省级重点抓好“兴业”、“华英”等20家龙头企业建设,各地也要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增强其带动能力。龙头企业要与广大农户结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合理分配各环节利润。要切实保护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不仅在生产环节受益,而且能够分享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生产基地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加快构建河南中原肉牛带、铁路交通沿线瘦肉猪、豫北蛋肉鸡、豫南水禽、豫西肉羊和城郊奶业等区域生产格局。通过重点建设世行肉牛项目、亚行项目和豫西山区综合开发项目等,强化区域优势。

 七、加强畜牧业法制建设

  依法治牧不仅是保障我省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而且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各地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执法力度,逐步走上依法治牧的轨道。

  要加大《动物防疫法》、《草原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畜牧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同时,加快《河南省动物防疫法实施办法》等有关配套法规的制定步伐。

  各级畜牧部门要尽快完善执法设施和执法手段,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充分发挥执法主体的作用。

  坚持“依法治疫”的基本方针,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传染病,保护人、畜健康。依法加强对种畜禽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防止伪劣种畜禽坑农害农。认真执行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大对饲料产品中使用违禁药品和添加剂的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依法确保饲料生产有序进行。严格执行兽药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加大打假力度,加强对兽药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

 八、营造良好的畜牧业发展环境

  畜牧业的发展涉及产、加、销诸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意识,强化服务,大力支持。

  要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各级财政要按照《农业法》的要求,每年对畜牧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从今年起,省财政将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畜禽良种工程、畜禽保护工程、畜牧业信息工程建设和畜牧业新技术推广,并在此基础上随着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对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对于影响畜牧业发展及人畜健康的突发性重大紧急疫情,各级财政要及时追加经费,确保疫情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各级计划部门要加大畜牧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从明年起使省级畜牧业基本建设投资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畜牧业项目资金要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或挪用,配套资金要认真落实。各级金融部门要充分发挥信贷的支持作用,加大对畜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从今年起,省农行每年列出1亿元以上的畜牧业贷款,用于支持畜牧业发展。各级财政要运用贴息的办法,推动金融部门增加对畜牧业的贷款。把畜产品加工项目所需贷款列入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改专项贷款,并享受其优惠待遇。对畜牧业新上生产、加工项目,在城建配套等项收费上给予一定比例的减免。畜牧养殖用地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属于改变土地使用用途,各级土地部门要大力支持。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扶持饲料工业发展、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完善饲料粮供应办法,畜牧养殖场户和饲料企业的自用粮。经各级政府批准,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所需品种、数量,发给《自用粮收购许可证》,可直接上市收购。各地已制定的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要继续执行。

  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化服务中的主体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79号),落实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三定”工作,确保机构不乱、人员不散、网络不断、经费不减。严禁非法拍卖、转租、侵占、平调乡镇畜牧兽医站财产,不能以任何借口加重基层畜牧兽医单位的负担。畜牧兽医科技人员也要转变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

 九、切实加强对畜牧业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以战略的眼光,正确认识发展畜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畜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地要根据当地资源和区位优势,研究制订畜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当地畜牧业的阶段性和长远发展目标。制订规划要认真开展市场调研,注重产、加、销各环节的有机结合,增强规划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级政府要及时研究和解决畜牧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宣传,正确引导消费,启动消费市场,实现消费升级;大力培育畜产品市场,进一步搞活畜禽及其产品流通;善于培育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注重研究畜牧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把握其发展规律,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决策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新形势下领导畜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AsianLII: Copyright Policy | Disclaimers | Privacy Policy | Feedback
URL: http://www.asianlii.org/chi/cn/legis/ha/laws/9d699f8843ccdef261e6bdb4ad735bc31d2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