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LII [Home] [Databases] [WorldLII] [Search] [Feedback]

四川省地方法规

You are here:  AsianLII >> Databases >> 四川省地方法规 >> 四川省政府批转省农业厅关于抓好2000年农业生产意见的通知

[Database Search] [Name Search] [Noteup] [Help]

四川省政府批转省农业厅关于抓好2000年农业生产意见的通知

  【发布单位】82102

  【发布文号】川府发[2000]1号

  【发布日期】2000-01-17

  【生效日期】2000-01-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农业厅关于

抓好2000年农业生产意见的通知

(二000年一月十七日川府发〔2000〕1号)  省政府同意省农业厅《关于抓好2000年农业生产的意见》,现批转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抓好2000年农业生产的意见

          (省农业厅 二000年一月三日)

  199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稳定农村政策,依靠科技进步,夺得了农业丰收。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733.6亿斤,增产8.3亿斤,连续5年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0年是新旧世纪交替之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施跨世界发展战略的基础之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搞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工作,实现稳粮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的农业生产要坚持“面向市场,调整结构,依靠科技,立足抗灾,抓好小春,突出大春,重视晚秋,量质并举,提高效益”的总原则。小春生产各地已按照“基本稳定种植格局,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思路安排落实。大春生产要继续坚持“稳定提高水稻,主攻旱粮,突出抓好玉米,决不放松薯类,实施大豆工程,积极发展多经,大力开发晚秋,努力实现增效”的发展思路。坚持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不动摇,突出抓好重大先进实用增产技术的推广,在提高品质、单产、效益上狠下功夫。全年的目标任务:农业增加值增长3%;粮食生产实现“稳七保八”,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全省人均占有粮食保持在800斤以上;棉花产量6万吨左右;油料总产量165万吨,其中油菜籽122万吨,增产12万吨;水果产量230万吨,增产10万吨;蔬菜产量2100万吨以上,增产50万吨;茶叶产量5万吨以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0元,其中种植业增收10-15元。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巩固和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

  各级政府要提高对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抓住机遇,主动迎接挑战,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特别要充分认识在农业连续5年丰收的情况下,实现稳粮增收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艰难。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领导,继续巩固和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真正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础政策,继续增加农业投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农村经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认真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通知》(川办发〔1999〕82号)精神,稳定和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大力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为稳粮增收多作贡献。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切实搞好为农服务,打好稳粮增收的总体战。

 二、适应市场需求,积极稳妥地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正在发生新的阶段性变化,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供需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各地要抓住农产品总量充裕的有利时机,积极稳妥地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把农业发展切实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调整结构,要把握一个前提、五条原则:即以全省粮食总产“稳七保八”为前提。坚持面向市场,讲求效益;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调改结合,稳步推进;依靠科技,提质降耗;农民自愿,引导服务的原则。调整种植业结构的方向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稳定种植业基本格局的基础上,优化区域布局,以改善品质为重点,调减不适销对路的劣质品种,抓好一批产业带、片、线,抓好商品化处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种植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突出科技推广,提高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

  抓好2000年农业生产,必须把“宝”押在科技上。一要早谋划、早部署、早准备、早培训、早播栽、早管理,及早把2000年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技术措施贯彻落实到基层和田块。要因地制宜把住最佳播栽期,适时争早;二要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进一步深化旱地改制的内容,搞好预留行的利用。对高琶田、望天田、漏筛田要坚定不移地走旱路。尤其要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抛秧、地膜玉米、杂糯间栽、两季田固定厢沟双免耕等关键增产增效技术,努力提高到位率,务求收到实效。适宜地区,要继续示范两季田麦玉稻三熟种植模工式;三要搞好病、虫、鼠、草、湿害的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增强防病治虫减灾意识,掌握防灾抗灾主动权。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负责,落实专人,搞好病虫监测和预报。发动群众深入田间地头,早查勤查,及时发现问题。重点抓好检疫性病虫草害、流行性、暴发性病害、迁飞性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大力推进病虫统防统治,突出抓好重点区域、主要作物和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积极提倡和组织春季农村灭鼠,大力控制草害和两季田湿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四要继续深入开展“百、千、万”科技服务活动,落实“一保两挂三配套”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实施“5211”工程,为农民和基层干部“出点子、抓种子、教法子、做样子、探路子”,搞好技术指导,千方百计确保技术的落实到位。

 四、抓好改田改土,努力增强农业持续综合生产能力

  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以改土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要有计划把25度以上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把5-25度的宜农坡耕地作为今后改田改土的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在抓好国家项目的同时,大搞地方自立项目和群众自办工程,加快治理步伐,做到以改促退,以改保退,以改促调,以改保调,确保生态工程和调整优化结构的顺利进行;二要继续抓好冬水田、下湿田的改造。对有水源保证、上水条件较好、土壤条件适宜的地方,通过改造治理,采取“开肠破肚”和“两沟抬田”的办法,改造成能水能旱,能排能灌,变一季为两季、三季,变低产为高产的两季田,实现增产增效;三要狠抓改后综合利用。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耕农艺措施相结合,落实好良种、良田、良壤、良制、良法“五良”配套,实现“一改带五改”,确保2000年人平0.5亩高产稳产农田目标任务的实现。

 五、狠抓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再上新水平

  各地要实施管理好各种项目,切实发挥项目的“龙头”作用。一要推进“种子工程”建设。加快实施种子产业化,强化“三证一照”管理,规范种子市场行为,努力提高种子“四率”(精选加工率、包衣率、标识标牌销售率、统供率),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加强和规范经济作物种子、种苗管理,严禁乱引乱繁乱调;二要加强“植保工程”建设,建设一批重点测报站,完善测报网络;三要努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力度,依法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发展节水旱作农业。逐步健全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和监督管理;四要实施好“丰收计划”项目,加大对部、省“丰收计划”的管理和建设力度,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调整投资方向和重点,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五要加快实施“大豆工程”,总结前几年实施“大豆工程”的经验,制定规划,落实措施,把大豆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六要搞好“沃土计划”。各地要把“沃土计划”纳入工作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投入。重点抓好以秸秆覆盖、双免耕栽培、堆沤腐熟还田为重点的多形式的秸秆还田技术。

 六、继续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要下大力气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政策,切实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坚决贯彻中央规定的村集体提留和乡统筹一定三年不变的政策,全面实行凭卡凭据收取款项。实行农村“三乱”专项治理部门责任制,有关部门、单位一律不得向农民转嫁支出负担。坚决查处各种加重农民负担的违法行为。堵住“三乱”口子,加强农民负担资金管理,把农民不合理负担切实减下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突出抓好农村合作基金会清收借款、资产兑现、筹措资金、人员安排、换证转贷、审计复核工作,千方百计确保股金兑付顺利完成。管好集体资产,推行村务、财务公开,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七、加强行政执法,加大依法扶农护农的力度

  强化法律意识,按照《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坚持“强化宣传、完善体系、健全制度、严格执法、服务农业”的思路,加大对农业有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要建立健全农业执法体系,做到组织、人员、经费“三落实”。依法行政,加强管理,严格执法。健全执法监督制度,建立农业行政执法报告制度、农业行政处罚统计制度、举报和投诉制度。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大农民负担管理、种子管理、农药管理、化肥管理、植物检疫条例等的执法力度,加大打假扶优护农的力度,坚决打击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生产安全。


AsianLII: Copyright Policy | Disclaimers | Privacy Policy | Feedback
URL: http://www.asianlii.org/chi/cn/legis/sc/laws/18a038c4ad6cf83fe81dfb5d220e5034f530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