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LII [Home] [Databases] [WorldLII] [Search] [Feedback]

云南省地方法规

You are here:  AsianLII >> Databases >> 云南省地方法规 >> 云南省政府关于 快糖业改革步伐稳定制糖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的通知

[Database Search] [Name Search] [Noteup] [Help]

云南省政府关于 快糖业改革步伐稳定制糖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的通知

  【发布单位】82302

  【发布文号】云政发[1998]218号

  【发布日期】1998-11-08

  【生效日期】1998-11-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糖业改革步伐稳定

制糖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的通知

(云政发〔1998〕218号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八日)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蔗糖业是我省的优势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目前,全省甘蔗种植面积约350万亩,有机制糖企业87家,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6%,仅次于广西和广东,是全国食糖生产的第三大省。1997-1998榨季产量达126万吨,产值超过30亿元,蔗农种蔗收入20亿元。蔗糖业已成为蔗区农民脱贫、地方财政增收、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为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全国食糖产量大幅增加,达815万吨,我省今年糖产量也比上增加15万吨。市场供大于求、产大于销的矛盾突出,导致糖价持续下跌,大部分制糖企业亏损。同时,糖厂库存量过大,资金压力加剧,严重损害了制糖企业的利益,影响了蔗农种植甘蔗的积极性,直接危及地方财政收入,全省糖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形势十分严峻。究其原因,有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为稳定全省蔗糖生产,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结合我省实际,对我省糖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作如下通知:

 一、总结经验,认真推行“四三”发展战略

  根据当前市场变化情况及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各地政府的制糖企业要认真总结经验,在新的产销形势下,认真推行“四三”发展战略。

  1.实行“三控制”。一是严格控制甘蔗种植面积。要根据市场需求和销量,确定全省甘蔗种植面积,不能再盲目扩大种植。目前,甘蔗种植面积应严格控制在350万亩。在搞好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对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可予以适当照顾。同时,要配合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采取措施,引导蔗农种植其他作物,或从事养殖业及第三产业。二是严格控制甘蔗上山。要改变荒山坡地粗放种蔗的现状,严禁毁林种蔗,逐步退蔗还林。三是控制与有加工能力。全省今年不再新建糖厂。有关部门要制定糖企业的最低综合控制指标,低于该指标的企业,不得改、扩建,不准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

  2.实现“三提高”。一是努力提高单产。更新甘蔗品种,推广科学种蔗新技术,加强糖料基地田间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布局上逐步做到集中连片、集中管理,在保证甘蔗种植总面积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单产来保证甘蔗供给。二是提高含糖量。采取有力措施,积极鼓励省内外科研部门培育高含糖且性状稳定的良种甘蔗,引进推广国内外甘蔗新良种。三是提高出糖率,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消耗,提高出糖率,以降低生产成本。

  3.坚持“三依靠”。一是依靠科技。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蔗糖精深加工,提高企业技术进步的实力和水平,走出具有云南特色的科技兴糖之路。二是依靠管理。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改变粗放经营的局面,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三是依靠挖潜。充分挖掘现有企业的潜力,引进关键设备,进行挖潜改造,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4.注重“三多元”。一是企业要面向农村、城市、大力开拓省内、省外,国内、国外等多元市场。二是要采取国有、集体、个体,合资、合作等多元体制,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参与竞争。三是实行糖厂自销、委托省内外销售网络销售、利用现代化交易手段进行交易等多元经营,促进白糖流通。

 二、调整糖业政策,确保糖业渡过难关

  实践证明,我省过去实行的一系列激励糖业发展的政策是可行的,对把糖业建成我省重要财源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根据当前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糖业面临巨大困难的实际情况,在立足坚持糖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需对现行政策作局部调整和完善。作为过渡性措施,帮助企业走出困难。

  1.适当降低甘蔗收购价。当前,在保证蔗农合理收益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甘蔗收购价。具体由省物价部门按照市场规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办法。

  2.推行并完善糖蔗价格联动制。以市场为导向,由省物价局,根据近几年食糖平均销价和甘蔗平均收购价,确定糖蔗基准价格及糖蔗价格联动比例,各地州物价部门据此制定当地的具体挂钩价格,组织实施。使制糖企业与蔗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3.关于各地自行征收的甘蔗农特税。农特税是地方税种,地州没有出台这方面的政策的权力,省政府也没有出台甘蔗农特税这个政策,尚未开征的不得新开征,已开征的原则上应停止征收,今年至少减半,明年全部减完。

  4.关于甘蔗发展基金。我省甘蔗种植面积已突破宏观调控数,甘蔗加工基本走向市场化。甘蔗发展基金,原经省政府同意,由省财政厅、轻纺厅发文同意提取3元/吨,现在重申甘蔗发展基金按3元/吨征收不变,凡超出提取的一律无效。

  5.各地自行决定收取的其他各种费用,一律取消。除国家和省政府批准规定的税费外,各地自行决定提取的各种费用和基金,从1998-1999榨季开始停止执行。

 三、深化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糖业整体经济效益

  制糖企业必须立足长远,面向市场,变压力为动力,深化体制改革,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加大产权改革力度,以适应市场竞争。

  1.通过资产重组,优化企业结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有条件的企业要尽快合并、联合、兼并,组建企业集团或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强强联合,走集团化、规模化的路子,降低企业负债率。对少数缺乏生存条件的糖厂可以转产或破产。

  2.走组建企业职工持股会的路子。按照《云南企业职工持股暂行规定》,在全省制糖企业中普遍推行职工持股制度,将职工与企业的利益紧紧拴在一起,实现工者有其股。

  3.开展多种经营和深加工。产品结构过于单一,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比较薄弱是当前我省制糖工业提高效益、发展壮大的主要制约因素,各地、各部门、各糖厂对此要高度重视,要开发有市场、有效益的综合利用项目,开展深加工,开发多元化产品,切实提高经济效益。

  4.开展工商联手,开拓销售市场,搞好白糖营销。依托糖业协会等部门,全面收集全国糖业市场的信息,分析市场需求及糖价走势,确定生产规模及出厂价,并对蔗农进行事前指导。糖价低迷时,企业联合制定最低限价,逐步实现企业、行业价格自律,保护企业的共同利益。加强销售力量,除搞好现行的糖厂自销和代销外,要采用现代化的交易手续,开拓省内外市场。


AsianLII: Copyright Policy | Disclaimers | Privacy Policy | Feedback
URL: http://www.asianlii.org/chi/cn/legis/yn/laws/50c77cf001cd7ce051dc6044d57d841ef4f8f65b